Category: 牧者的话 Blog

  • 教会宣教与牧养——浅谈华信教会的宣教与植堂

      在美国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这一片多元文化交汇的环境中,并且有华人居多的群体,作为一位平凡无名的牧师,我深切体会到城市宣教、植堂、牧养与神学教育的紧密关联与相互促进。以下从实际经验与心得出发,先从二个方面:《宣教与植堂》与大家分享在法拉盛推动福音事工的思路与实践,望能激发更多同工参与并得着启发与帮助。 一.城市宣教:在繁华喧闹中携带福音   「宣教」就是教会和信徒,承受主耶稣的大使命,在教会本身的福音工作以外,以人力、金钱、祷告等,于本国或外国从事福音工作,建立教会。宣教学家斯徒德说:「宣教是传福音加上社会责任」。   法拉盛的独特文化风貌与宣教土壤:法拉盛是纽约市最具代表性的华人移民聚居区之一,同时也有韩裔、南亚裔等多元族群。在这里,街道两旁的中式餐馆、华文广告,从普通话、粤语、温州话、到闽南话等。法拉盛缅街上,犹如一条永不停歇的生命大动脉:人流如潮,步履匆匆却又互相交织。向你宣告这里是纽约最繁忙、最生机勃勃的华人聚居地之一。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移民生活画面。特别近几年有大量从大陆来的新移民,刚抵达纽约时往往面临语言不通、文化适应、安全感缺失等问题。他们既想融入美国社会,又不舍弃原有文化与信仰根基。这种「落差感」也正是我们宣教植堂的重要切入点。   作为华信教会的一位牧师,组建核心团队,将「城市宣教」作为核心策略,我们从线下与在线、小区服务与教会崇拜、数字媒体与网络管道、街头福音与布道活动等多个维度出发,打造一个互为配合、相辅相成的城市宣教植堂网络。既强调宣教策略的多元性,也兼顾植堂与实践的可操作性。   总而言之,城市宣教并非高空筑台,而是扎根生活、走入黎明与黄昏之间的每一个缝隙;它呼唤我们用切实的行动、温柔的倾听与不懈的代祷,将主耶稣的爱带进每一条街巷。 二.城市植堂:在失落迷茫中找到教会   当我们在法拉盛这片创新与繁荣并存、传统与现代交错、多元文化与移民群聚的城市土壤里植堂,就要看见「那些在城市角落里失落与迷茫的灵魂」。不论是因签证/政策问题焦虑、因语言障碍孤独、因子女代沟与家庭紧张,还是因高房租、疲惫工作而陷入无助——教会植堂的终极异象,便是让他们在教会里找到「最温暖的家庭」和「最坚固的盘石」。   曾经有许多人问我,在纽约法拉盛有数不胜数的华人教会,你为什么还要植堂?植堂的首要异象就是让「失落迷茫的人」在基督里得着归属,找到属灵的家。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10)。故此,植堂的异象不仅是竖立一块聚会指示牌,也不仅是增设一个聚会点,或是一间新的聚会场所,乃是在陌生街角种下基督的福音种子,将光照进尚未得见盼望的角落。更是要让基督的福音在这座城市中生根发芽,让更多灵魂因主的爱而得着更新与建造。当一个人进入一个充满基督大爱的教会,他/她会感受到:我的价值不是取决于房租有没有付、世界有多么成功,而是「我是神的宝贝」、「我的身份在基督里已经被接纳并被救赎」。这正是「在失落迷茫中找到教会」最根本的意义。   我们华信教会团队与大家分享一个让人激动的见证: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建立到今天,整整有17个月的时间,我们有共同异象使命的一群人开始,陆续建立了七堂崇拜聚会——分别在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天不同的时段——并且能够持续而贴心地服侍周间忙碌的各阶层人群,也有效地牧养并服侍那些在周间需要属灵滋养的群体。   求主继续带领我们,使这七堂聚会日益兴旺,让更多仍在忙碌、在迷茫、在失落中的人,因主的话语与弟兄姊妹的关怀,遇见这位救主耶稣,重获生命的盼望。我们也愿与各位同工携手并肩,在祂的恩典里,一起不断拓展更多时段、更广泛群体的服侍,见证神如何在城市四角点燃火把,使华信教会成为法拉盛最鲜活而温暖的「灵命加油站」。   为何能在17个月内就开创七堂聚会?原因是法拉盛及周边区域聚居了大量像我们一样的新移民家庭、第二代华裔,以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职场人士,他们的作息与需要并不局限于「周日崇拜」,有人周末要加班或搬家及其它的事情,如果我们仅仅把周日的敬拜作为「唯一出口」,很难真正触及这座城市的人群。因此,「建立多堂聚会」便成为一开始在祷告中领受神给我们的异象:要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肢体,都能在最适合他们的时间来到教会,亲近主、同享敬拜、彼此扶持。法拉盛植堂的异象,还包括要成为一个不仅限于「华人圈」的教会,而是一个能包容多种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并且不断融合的新型聚会场所。我们教会在2025年2月9日开拓英文堂的崇拜聚会,也让能让说英语的群体能参与崇拜。 开拓新的植堂模式:   我深信「小组教会型植堂」不仅是对传统堂会的一种补充,更可以成为贴近小区、新移民、灵活灵巧、快速拓展福音触角的实践模式。小组教会植堂也有敬拜、团契、查经、证道、祷告、门徒训练等基本功能,并且围绕在一个中心教会或植堂点,共同构成教会整体。「小组教会型植堂」即是在一个尚未形成完整堂会结构、或资源有限的小区,以若干人员为核心,以「组」为单位先行聚会、门徒造就,逐步发展出可自主牧养与拓展的聚会点,最终脱离母堂或母植堂(母体),成为可持续运作的独立教会。 结语:   「小组教会型植堂」是一条既务实又富有异象的教会拓展之路。它既能让教会迅速覆盖小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又能在家庭与小区的「贴近土壤」环境中,实现「门徒倍增」、「牧养深度」的双重目标。作为植堂牧师,多么期待更多的教会及牧者为每一颗失落的心灵点燃「福音的灯火」。当人们在物质与信息的洪流中感到麻木与孤独时,教会要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们能放下所有虚假与疲惫,安静聆听主的福音,重塑生命方向。植堂的异象,就是要让这片土地上的「失落者」都能走进教会,在圣经的真理与弟兄姊妹的彼此相爱中,逐步走出失落与迷茫,找到永不动摇的盼望和归属。愿主带领我们,为法拉盛点亮这样的盼望之光。   最后想借此机会向角声机构牧者同工们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与敬意。回顾过去华信教会植堂的历程,也离不开你们的慷慨支持和不断鼓励、资源协助与经验分享、代祷和指导、合作和交流、寻道者崇拜和使命传承,我们难以走到今天的阶段。愿神赐福和带领角声福音机构。 主仆 陈保罗

  • 受难周第一日—棕枝主日:迎接真正的主

    经文:马太福音 21:1–11 一、“和散那”——求你拯救我们! “和散那”原是希伯来语“הוֹשִׁיעָה נָּא”(Hoshia Na),意为“求你拯救”。最早见于诗篇118:25,是以色列人在节期敬拜神时的祈求之声。随着时间演变,这句呼喊也成为一种颂赞的语言,代表对神的信靠和敬拜。 当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群众大声呼喊“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他们似乎承认耶稣是那位应许的弥赛亚,是带来拯救的王。但,他们期待的拯救是什么? 二、他們要的是哪一种弥赛亚? 1. 驴 vs 战马:王的象征与人的期待撒迦利亚书9:9早已预言弥赛亚将骑着驴进入,表明这位王“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同时“谦谦和和”。耶稣的选择不是偶然:祂骑驴,不骑战马,这不是因为祂没有权柄,而是因为祂的国度不是属这世界(约18:36)。人们想要的是一个能推翻罗马政权的政治救主,像大卫那样的军事英雄。但耶稣来的使命,是拯救人心,而非征服地土。祂的胜利将是十架上的胜利。2. 热情的欢迎 vs 淡漠的背叛他们铺衣、撒棕枝、呼喊和散那,这一切都是对王者的尊崇。但几日之后,同一群人却喊着“钉他十字架!”(太27:22)因为耶稣没有满足他们属世的期待,他们便由欢呼转为弃绝。 三、今天你欢迎的是哪一位耶稣? 这是对当日群众的质问,也是对我们今日信徒的挑战。 A. 是利用型的信仰? “只要他能帮我祷告得应验、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我就信他。”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信仰,一旦遇到挫折、失望、祷告未蒙应允,就动摇、甚至远离神。 问:当耶稣不照你的期待行事时,你还会继续信靠他吗? B. 是肤浅型的信仰? 就像马太福音13章中撒在石头地的种子——一开始热情高涨,但因没有根,遇到苦难就跌倒。热情不是坏事,但信仰不能只停留在感觉或活动中,而要扎根在神的话语里。 挑战:你是否愿意为主的道花时间、读经、祷告、栽培灵命? C. 是圣经中的信仰——和平之王、十架的救主? 他不是你操控的属灵ATM,也不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工具。祂是主,是配得我们全然信靠与顺服的王。真正的门徒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在跌倒中仍愿意悔改、依靠、跟随主。 彼得前书1:10劝勉我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 四、你愿意接受真正的王吗?Will […]

  • 给青少年的话 A Message to Our Youth

    在座的各位,很多父母是第二代、第三代基督徒。你们觉得自己是基督徒吗?你们怀疑神与自己的关系吗?你们确定自己得到救恩了吗? 救恩是每个人必须亲自作出的选择,无法透过血统遗传或被迫获得。即使出生在基督徒家庭,或成为第N代基督徒,也不代表能自动认识神或拥有真正的信仰。正如一句话所说:「上帝只有儿子,没有孙子」,这强调每位基督徒都直接成为神的儿女,不能依赖父母与神的关系而自认为是「神的孙子」。每个人都需要自己作出信仰的选择,与神建立个人的关系,才能真正成为基督徒。因此,信仰的传承虽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个人对信仰的回应和承担。 「父亲的神、母亲的神」不会自动成为「我的神」,除非你愿意敞开心接受祂,从祂启示的圣经真理中认识祂,让信仰内化为自己的生命,才能对神有真实的认识。不要让自己停留在信仰的知识层面上,或旁观者的角色,让我们祷告,祈求神开启我们的心灵,赐给我们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使我们满心知道祂的旨意。 在信仰旅程中,你可能会有感受不到神作为或怀疑自己与神关系的时刻。然而,不要让自己停留在「我感觉不到神为我做了什么」、「我不知道神与我有啥关系」,甚至怀疑神的存在。信仰不应仅仅建立在感觉之上,而是基于对神话语的信任和持续的祷告。当我们愿意放下感觉,单单凭信心在真理中寻求祂,就会认识且真实经历那位又真又活的神。愿主帮助我们,用信心跨越感觉,用祷告和与神同行回应真理,经历祂丰富的同在与信实。 神有时允许我们经历信仰的试炼,使我们对祂有更深的认识。如同雅各,他原本只知道祖父亚伯拉罕和父亲以撒所信的神,但直到他在雅博渡口与神摔交、亲身经历神的大能后,耶和华才真正成为「雅各的神」,他的生命也起了大翻转,不再倚靠自己的诡诈,而是倚靠神。同样地,约瑟在困境和磨难中体验到「他父亲所信的上帝,也是他的上帝」。约伯在经历苦难后说:「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这些经历都显示,神呼召我们每个人亲自来认识祂,每个人也需要亲自回应神的呼召,亲身地经历神,建立自己的信心。只有这样,你「父母的神」才能真正地成为「你的神」,自己也才能在传承而来的信仰中经历救恩的真实与丰富。 家庭提供了信仰萌芽的温床,但孩子终究需要自己踏上寻求神的道路。当父母或属灵先辈尽心竭力地教导,以诚实的生命为榜样,同时教会也投入资源培育你时,你就比别人有更大机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真实的信仰,将父母或先辈的信仰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如此,父母或先辈的神也就成为了你的神——不是因遗传或强迫,而是因你亲自遇见了祂、选择了祂。在这样真实个人的信仰关系中,神应许与我们同在,引导我们走属祂的道路,代代经历祂丰盛的恩典。 讲道:Adeline 老师 节录:Vivian Huang【感谢主,从Adeline 老师的见证,让我们看到敬虔父母的培育和榜样所带来的属灵祝福是深远且宝贵的。谢谢她对教会孩子的教导与辅导。願这属灵的祝福延续到你们身上。】

  • 2024年感言 Pastor’s Words

    感谢上帝,在这一年结束之际,我们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感恩之情。2024年我们见证了神的大能和恩典。 回首2024年,神保守看顾我们的家人和教会的弟兄姐妹平安的度过,大家在神的教会里信徒团契,主日敬拜,一起学习、成长、扶持、鼓励、祷告、见证荣耀神。 2024年华信教会年度主题:“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主耶稣在升天前给了门徒一项伟大的使命:【可16:15 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这是对每一位信徒的呼召,更是教会存在的核心使命。我们华信教会回应耶稣的大使命,竭力与别人同得福音的好处。 华信教会:2024年1月1日华信福音堂的第一次聚会,1月7日华信复兴午堂的第一次聚会,3月17日华信复兴早堂的第一次聚会,4月7日华信恩泽堂的第一次聚会,7月4日华信归正堂的第一次聚会。今天这五场崇拜聚会人数稳定的成长,约有几十多位受洗归入基督。星期天中午饭后有舞蹈团契练习,恩泉诗班练习,偶然也有乐队练习。星期六晚上有青少年团契、查经团契、爱之家团契。 宣教事工:华信教会的宣教事工从未间断,牧者和信徒及慕道友一起在缅街分发福音单张,也有许多信徒做个人布道宣教的事工,接触更多的华人群体,使许多人听闻福音,进入教会。2024年曾经有圣经营和课后班的举办。 新移民事工:提供语言学习和工作平台,提供生活用品和……,提供实用的法律信息和资源,也提供住房与社区的信息资源,更提供心理和信仰的支持。通过具体而实用的帮助,新移民不仅能在纽约扎根、安定,还能感受到神的爱和大家庭的温暖。 华信教会回顾过往的年日,每天都充满神的恩典和祝福。感谢神把你带到我们中间,进入这个爱的大家庭,你的服侍、付出、辛劳、奉献,神必纪念和赐福。我们一起在新的一年,操练彼此相爱的生活,为福音齐心努力,再接再厉,扩展神的国度,见证荣耀神。 【民6:24-26】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 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 主仆 陈保罗 敬上   让华信教会带领你认识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