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周第一日—棕枝主日:迎接真正的主
经文:马太福音 21:1–11
一、“和散那”——求你拯救我们!
“和散那”原是希伯来语“הוֹשִׁיעָה נָּא”(Hoshia Na),意为“求你拯救”。最早见于诗篇118:25,是以色列人在节期敬拜神时的祈求之声。随着时间演变,这句呼喊也成为一种颂赞的语言,代表对神的信靠和敬拜。
当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群众大声呼喊“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他们似乎承认耶稣是那位应许的弥赛亚,是带来拯救的王。但,他们期待的拯救是什么?
二、他們要的是哪一种弥赛亚?
1. 驴 vs 战马:王的象征与人的期待
撒迦利亚书9:9早已预言弥赛亚将骑着驴进入,表明这位王“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同时“谦谦和和”。耶稣的选择不是偶然:祂骑驴,不骑战马,这不是因为祂没有权柄,而是因为祂的国度不是属这世界(约18:36)。
人们想要的是一个能推翻罗马政权的政治救主,像大卫那样的军事英雄。但耶稣来的使命,是拯救人心,而非征服地土。祂的胜利将是十架上的胜利。
2. 热情的欢迎 vs 淡漠的背叛
他们铺衣、撒棕枝、呼喊和散那,这一切都是对王者的尊崇。但几日之后,同一群人却喊着“钉他十字架!”(太27:22)因为耶稣没有满足他们属世的期待,他们便由欢呼转为弃绝。
三、今天你欢迎的是哪一位耶稣?
这是对当日群众的质问,也是对我们今日信徒的挑战。
A. 是利用型的信仰?
“只要他能帮我祷告得应验、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我就信他。”
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信仰,一旦遇到挫折、失望、祷告未蒙应允,就动摇、甚至远离神。
问:当耶稣不照你的期待行事时,你还会继续信靠他吗?
B. 是肤浅型的信仰?
就像马太福音13章中撒在石头地的种子——一开始热情高涨,但因没有根,遇到苦难就跌倒。
热情不是坏事,但信仰不能只停留在感觉或活动中,而要扎根在神的话语里。
挑战:你是否愿意为主的道花时间、读经、祷告、栽培灵命?
C. 是圣经中的信仰——和平之王、十架的救主?
他不是你操控的属灵ATM,也不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工具。祂是主,是配得我们全然信靠与顺服的王。真正的门徒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在跌倒中仍愿意悔改、依靠、跟随主。
彼得前书1:10劝勉我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
四、你愿意接受真正的王吗?
Will You Receive the True King?
今天,主耶稣仍然谦卑地向我们而来,不骑战马,不带刀剑,却以温柔与真理进入我们的生命。祂不是来满足我们的私欲,而是来医治我们的心灵,赦免我们的罪,赐给我们永恒的生命。
如果你对耶稣的救恩还心存疑问,或者你过去只是在“热情”和“期待”中短暂跟随,今天我邀请你——不再推迟,不再观望——来接受耶稣基督,作为你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祂不是你想要的王,祂是你真正需要的王。
祂能赐下今生真正的平安,也能赐你永远不朽的盼望。
五、结语:和散那——今日仍是我们的呼喊
“和散那!”这不仅是两千年前的赞美词,今天我们也要向耶稣呼喊:“主啊,救我们!”
但愿我们的“和散那”不是出于错误期待的情绪,而是出于真实信心的敬拜。
愿我们迎接的,是圣经中的耶稣——十字架上的王、和平的主、生命的救主!
六、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
感谢祢今天借着祢的话语光照我,让我看见,原来我有时并不是在真正地敬拜祢,而是在敬拜我自己心中的期待与投射。
主啊,我承认,我常常想要一个“为我解决问题”的耶稣,一个能让我顺利、得胜、凡事如意的救主;我却忽略了,祢是那位谦卑进城、甘愿上十字架、呼召我舍己跟随祢的王。
主啊,赦免我肤浅的热情,赦免我利用型的信仰。
帮助我不只是高喊“和散那”,而是在失望、痛苦与等待中,仍然坚定地信靠祢、顺服祢。
主啊,我愿意迎接祢——这位圣经中真实的君王,不按我所想、不照我所求,但愿我的心降服于祢,愿祢的旨意成就在我生命中,如同行在天上。
主耶稣,我欢迎祢进到我的心,坐在我生命的宝座上,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一生的顺服;不是条件交换,而是甘心敬拜。
帮助我做祢真实的门徒,在祢的话语中扎根,在祢的爱里成长,直到那日,祢再来时,我可以坦然迎见祢,欢呼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祷告,阿们。
Adeline Zhao
